台南割喉

有關北港的一切

想認識一下北港ㄟ有什麼產業

生態環境

社會風俗等等以及他的歷史和好玩的地方(有地圖更好)還有新港跟北港是同一個地方嗎 感覺兩個地方我都分辨不出來.....
北港鎮本鎮位居台灣省中南部沿海

地處雲林縣與嘉義縣交界

為嘉雲兩縣工商業交通門戶

亦是全省南北運輸必經之地。

本鎮周圍有北港溪環繞

古時候為本省水陸交通經濟中心.

經常平均氣溫約攝氏二十五度

四季雨量變化不一

且集中於夏季

而冬季盛行東北風

使本鎮成為二個自然環境優越

適於人口居住之古文化城。

  本鎮總面積四一.四九九九平方公里

南北八公里

東西七公里。

人口四萬五千餘人

轄二十八里

農與工商各佔一半

如之北港朝天宮奉祀「天上聖母」終年香客絡驛不絕

香火鼎盛

信徒遍及海內外

為著名古蹟之一

經政府指定為宗教觀光區

給北港帶來一片繁榮

同時亦是鎮民經濟、文化與精神生活之重心。

  本鎮面積不大

但人口密集

教育普及

鎮內現有大學院校一所

高級中學、農工、商校各一所

國中二所

國小八所及幼稚園、托兒所各若干所

中正紀念圖書館、游泳池各一座

並有各類球場

提供鎮民良好的教育文化及休閒活動處所。

本鎮土壤肥沃

水源充足

適合各種作物生長。

主要農產品以稻米為主

其次落花生、原料甘蔗

故有製糖糖廠、造紙紙廠及食品公司等

使本鎮居民呈現出安居樂業

繁榮富庶美好景象。

雲林縣北港鎮(以下簡稱本鎮)

位於台灣省中南部沿海雲林縣西南方和 水林鄉、口湖鄉合成雲林縣朝南椅角之右半部

東南隔北港溪與嘉義縣新 港鄉、六腳鄉相對

西北接雲林縣水林鄉及元長鄉。

全鎮轄廿八里;鎮內 有十五里

鎮外有十三里。

 檢視圖片本鎮周圍有北港溪環繞

全鎮面積四十一點四九九九平方公里

略呈東向 西傾之勢。

地面平坦、土地肥沃、雨水適量

因此造就北港鎮成為一農業 型鄉鎮。

 檢視圖片人口約有五萬人

六輕的開發

將會帶動人口數的成長。

北港鎮原稱【笨港】

清康熙二十二年始由福建沿海移民開墾

並設 墾長流轄設公館為徵稅機關;雍正九年置笨港鎮丞

分駐稽查地方兼調查 船隻

並置『千總』

乾隆初年置釐金局

船隻出入甚鉅

當地遂成一市 街

光緒二十三年設台中縣北港辦務所置

日漸繁榮。

民國三十四年一月 十九日廢止原日據時代台南州北港群北港街役場

成立台南縣北港區北港 鎮公所

民國三十九年十月本省行政區域重新劃分

廢除區制

北港鎮改 為隸屬雲林縣。

朝天宮 檢視圖片                                                       朝天宮建於康熙三十二年(I694)

奉祀由湄州祖廟朝天閣僧樹璧奉請前來的媽祖神像

神靈顯赫而香火鼎盛並分靈各地

成為媽祖聖地。

現今廟宇於民國元年重建完成

為「四落八殿

一埕七院」宮殿式格局

以媽祖為主袖的釋、儒、道三教共祀廟宇。

廟內木刻、石雕、屋頂剪粘、交趾陶均出自清代名師傑作為藝術精華

「朝命護台疆三百年來笨港早成聖地

天恩丞湄島八千里外龍喉創建神宮」一聯為最佳寫照。

檢視圖片 建築沿革  台灣的歷史可以上溯數千年以上

漢族移民開拓台灣卻始於明末清初時期。

隨著閩粵移民渡台

中國民間宗教亦開始在台灣生根傳播。

其中

媽祖的信仰可以說是最興盛也是最具影響力的宗教活動。

當移民從大陸離鄉背井渡海來台時

為祈求航海平安

常隨船供奉神像同時上岸。

起初先將神像供於簡陋小祠之中

後來香火日盛

移民社會漸趨富裕

乃由地方人士倡議興修大廟

鳩工庇材

寺廟愈蓋愈多

規模愈來愈大

這即是台灣寺廟發達的主因了。

寺廟藝術及崇拜活動

也構成了台灣文化的特色。

  媽祖的信仰

在中國大陸可以追溯至宋代

相傳媽祖不寫宋代福建興化府蕭田林氏之六女

出生於宋太祖建隆元年三月二十三日

自幼聰穎過人

後來且以醫術濟世

救溺而聞名當時。

民間相傳媽祖過世之後

羽化昇天

常顯靈救助貧苦民眾。

因此除了被尊奉為海神之外

尤其在閩、粵及台灣一帶

亦被視為救苦救難的全能之神

擴大了信徒之範圍。

甫田地方信徒在湄洲嶼建媽祖廟奉祀

成為最具權威的媽祖廟

各地的媽祖廟常以分靈自湄洲術廟為榮。

   媽祖自宋朝以後屢見加封

宋宣和時賜廟額順濟

紹興年間再封為夫人

元朝及明朝被封為天妃。

至清初

靖海侯施琅攻台

台灣明鄭敗降之後

施琅以天妃助其軍事有功

大量倡議興建媽祖廟

媽祖被封為天后。

至清雍正帝時

恩賜御筆 「神昭海表」匾額

閩、台灣祖廟多恭掛此匾。

  大陸的媽祖廟除了浙、閩、粵三省外

內陸及北方諸省亦可見之。

甚至東北遼寧一帶亦有媽祖廟

可證其信徒之廣

影響力之深遠。

  台灣的漢族移民

從明末清初渡海而來時將媽祖的信仰崇拜及媽祖廟的普及推向一個高室。

開疆拓土之初

摹路藍縷

披荊斬棘

所遭遇之困苦殊難預料

職掌救苦救難的觀世音菩薩與媽祖這兩尊女神逐漸成為移民們所偏好的神祇。

因而在台灣眾多的寺廟之中

以觀音寺與媽祖廟的數量為最多

信徒也最眾。

  台灣的媽祖廟究竟以何地所建為最早

常為論者爭辯不休

因為宋元明三代的台灣

漢人在沿海口岸留下一些活動紀錄

據此推斷應有小祠或初期的寺廟供奉媽祖。

但正式見於史籍文獻者

一般都公認澎湖馬公天后宮至少在明萬曆年間以前即存在之事實。

至於台灣本島之港口

究竟以那座媽祖廟為最早

殊不易斷定。

    北港的媽祖廟朝天宮

雖不是台灣地區最早的媽祖廟

但它最可貴的是初創之背景年代史實清礎

史料較多

我們 從學術觀點看

可以確定北港朝天宮是台灣在清初的第一批最早的媽祖廟。

    北港朝天宮之肇建

源自施琅平台之後的康熙三十三年(西元一六九四年)三月

由佛教臨濟宗第三十四代禪師樹璧和尚從福建湄洲朝天閣恭奉天后聖母神像

在當時台灣的諸羅笨港登陸

移民請留下住持

樹璧和尚遂成為第一代的開山住持。

   至於何年建祠廟供奉呢?據諸蘿絲志

卷十二記載 「在外九莊笨港街

康熙三十九年 (西元一七00年)居民合建 」。

這是笨港天后宮在官書方志上首先出現的記錄。

「諸羅縣志」為康熙五十六年所修

士距康熙三十九年只有十多年

應屬正確無疑。

  初建成的笨港天后宮

在清乾隆十五年 (西元一七五O年)時受到笨港溪氾濫成災波及

因溪流改道笨南港市街有部份遭流失。

但天后宮只遭局部損毀

因此於乾隆十六年(西元一七五一年)由笨港縣丞薛肇烤與貢生陳瑞玉等捐資重修

第二代住持能澤和尚主其事

此事可見現立於朝天宮後殿乾隆四十年 「重修諸蘿絲笨港北港天后宮碑記」碑文中尤其可貴的是

今人蔡相揮之研究

發現廟內供奉自第一代住持僧人的神主牌以降

歷經十餘代皆甚完整

更足證北港朝天宮之歷史一脈相傳。

  乾隆十六年之重修

共費銀壹萬五千圓擴 充殿宇

完成了二座神殿

二座拜亭及東畔的 護室二間。

正殿供奉媽祖

後殿供奉觀音佛祖 。

此後

又於嘉慶

道光年間因洪水侵襲而有 數次修茸紀錄。

    至咸豐年間有一次較大規模之修建

奠定 了日後之規模。

先是在乾隆五十一年 (西元  一七八六年)的林爽文抗清事件中

笨港遭兵災

天后宮可能略受損。

至咸豐五年十月至 九年三月乃有一次較大之修茸及擴建。

據光緒二十年倪贊元的雲林縣采訪冊所載 「咸豐十一年訓導蔡如璋倡捐再修

擴廟廷為四進

前為拜亭

兼建東西二室

二進祀天后

三進祀觀音大士

後進祀聖母。

廟貌香火之盛

冠於全台。

神亦屢著靈異

前後蒙頒御書匾額乙方

現今鉤摹

敬謹懸掛 每歲春

南北居民赴廟進香

絡繹不絕。

他如捍災、禦患 水旱、疾疫、求禱立應。

宦紳匾聯

多不勝書。

宮內住持僧 人供奉香火

亦皆烙守清規」。

  咸豐年間之大修及擴建

據朝天宮所保留史料

此次耗 資二萬餘元

所用石料及木材皆購自福建。

木匠為林天賜

土匠為張旺

石匠為莊奇。

在台灣寺廟建築史上

能將主事 的匠師姓名記載下來的

可謂鳳毛麟角了。

朝天宮最後一次的大規模整修發生於二十世紀初年。

清 光緒二十年 (西元一八九四年)十月

北港衝向不幸大火

市街延燒數日

民屋大部份受損

由於市區繁華而擁擠

朝 天宮前之街道民房幾成灰燼

朝天宮前殿亦被焚毀。

地方里 民尚未及修復

第二年乙未割台

日軍進佔台灣

開始了日據時期。

日據初年由於日義軍蜂擁而起

兵馬倥傯

各地寺一廟未獲修茸機會。

至光緒三十一年 (西元一九O五年)

因嘉義地區發生大地震

朝天宮大殿遭到破壞

地方士紳乃倡議大改建

勸募捐款來源遍及全台

北自台北

南迄屏東

達三萬多人

計募得捐款七萬九千餘元

可見朝天宮信徒分佈之廣及受到重視之程度。

   此次大修建

於光緒三十四年 (西元一九O八年)八月二十六日興工

至民國元年 (西元一九一二年)初竣工

前後耗用三年多的光陰

其修建規模之浩 大可想而知。

主持大修建的匠師為著名 的大木匠師陳應彬

在他的號召之下

邀集了台南與鹿港方面的木雕師以及廈 門方面來台的陶藝師共同合作

完成了廟貌宏偉

雕飾華麗的朝天宮建築。

  大修建之後的朝天宮

其中正殿、觀音殿及第四進聖父母殿大體上保留原物

其作局部修繕。

但是前殿因悉遭焚毀

由陳應彬重建。

前殿中央為三川門

左右各有亭式龍虎門。

從正面看上去

朝天宮擁有五門了。

這是帝后的神格所能享有的榮譽。

   至於此次擴建

亦修茸了正殿左右的配殿

即左畔約三宮殿及右畔的文昌殿。

這兩座殿宇據清代方志文獻記載

未見何年附建於朝天宮內。

如今

方可於文昌殿前之石御路見到道光二十年(西元一八四O年)所雕置之落款。

  另外

由於經過大修建

朝天宮的廟埕擴大了

廟的四周以石欄仟圍起

形狀略呈橢圓形

廟界至為完整

且廟貌宏偉

冠於全台。

  自從民國元年修建落成之後

朝天宮大體上沒有太大的改變

有的只是修理屋瓦、重新油漆成增建附屬建築而已

一九二O年代曾經修改前殿左右的龍虎門

台灣光復以後

陸續翻修屋頂剪花、屋瓦。

一九六三年改建正殿落成

拆去木構造

改為水泥構造之樓閣式大殿

由出身澎湖的匠師謝自南主持設計。

一九六四年重作前殿及正殿前軒之屋頂剪黏

由來自彰化永靖的名匠江清露負責

江氏為清末廈門名匠洪坤福之高徒

工巧藝精

所作人物花鳥皆栩栩如生

被譽為佳作。

如今仍大部分保留在屋脊上。

另外

一九七二年又在左右護室之上改建為水泥構造鼓樓

採重簷樓閣式

對朝天宮益增壯觀。

  綜觀北港朝天宮從初建以來近三百年之建築格局之發展

這座台灣信徒最廣的媽祖廟

平面格局由小而大

從茅草小祠擴成 「五門五段七院」之大廟

歷經許多先賢及名匠之努力才得以完成。

朝天宮在台灣的寺廟建築發展史上也反映出一座寺廟之成長過程

它的一石一木皆有來歷及典故

我們肯定朝天宮在台灣建築史上具有極高的地位。

新港鎮簡介新港地名源自於清嘉慶年間的『新南港 』

新港街面四大庄是南港港漳州人疏遷至麻園寮

所形成的新聚落

目前行政區分為23村

範圍涵蓋清領時期的古笨港、打貓西堡與牛稠溪堡(下六庄)。

        新港境內在史前時期

曾經是原住民和洪雅平埔族活動的場所

四處可見梅花鹿奔馳

來自中國與日本的漁民和海盜

有時會在這裏歇歇腳

先民把這一河口港稱為笨港。

        笨港大略位置在今的新港水月庵到北港的碧水寺之間

西元一六二一年(明天啟元年 )

顏思齊帶領著鄭芝龍等部眾

在笨港登

建立笨港十寨

引來漳泉先民拓耕墾殖

聚落漸成。

至前清康熙時期

不僅是對外貿易的港口

也是盛極一時大市鎮『笨港街商賈輳集』臺屬近海此為最大。

        十八世紀中期

舟車駢闐的笨港街

已有小台灣之稱。

        一七五○年(乾隆十五年)濤濤的笨港溪(今稱北港溪)氾濫將笨港街一分為二

成了笨港南街(笨南港)與笨港北街(笨北港)

乾隆 47年

漳泉械鬥泉人攻打笨南港

漳眾驚散

南港街頻遭焚搶

受害尤深。

        殷商出走

四年後又發生林爽文事件

板頭厝、南港街等七莊園遭燒殺擄掠、焦土毀庄

爾後又因笨港溪曲流氾濫

連年踵至

一連串天災人禍導致笨南港漳民於嘉慶初年

競相移徙至東南方的麻園寮

稱為新南港。

原南港街稱舊南港

後因河道淤積

港口機能漸失

而終至沒落成一村落。

        新南港延續了笨港街漳人的歷史、文化、政治、經濟與信仰

是古笨港延伸的新聚落。

直到清末因地名太長

而改稱為『新港』。

日據時期(大正九年)實施地制改正

一則因『新港』地名本島境內數處

再則因新港已遠離河港位置

故而將新港更名為『新巷』

直到民國卅四年戰後才恢復為『新港』。

        三百多年來

滄海桑田

新港居民歷經拓墾

遷移與再生

胼手胝足

先人在此台灣墾殖的重鎮

留下許多拓荒的史實和珍貴的文化古蹟

在悠悠歲月中

讓今人思古溯源流。

   
你可以到這個網站去看看~有沒有你想知道的資訊~http://www.taconet.com.tw/ponkan/北港與新港~相差5公里~
新港抄襲及竄改了好多歷史資料 其實新港只是在古笨港的古城外面的邊緣地帶 與笨港摸不上邊
其實北港溪氾濫

河道改道很多次

哪裡是笨港?沒人分的清楚

但是北港目前媽祖廟所在地四周

應該是自古一直延續下來的人文中心

這點我深信不疑。


落山風|海角七號|億載金城|城市光廊|漁人碼頭|旗津|瑞豐夜市|蓮池潭|安平古堡|墾丁|愛河|情人碼頭|山地門|橋頭糖廠|青年夜市|海生館|海洋之星|新堀江|英國領事館|台南老街|西子灣|六合夜市|屏東夜市|85大樓|鹿耳門|文化中心|觀景台|花園夜市|布魯樂谷|車城|澄清湖|科工館|高雄之心|恆春|萬年祭|高雄美術館|

台南割喉
參考:http://tw.knowledge.yahoo.com/question/question?qid=1105051703587如有不適當的文章於本部落格,請留言給我,將移除本文。謝謝!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qaz1014063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